人之所以覺得寂寞,就是因為「不被傾聽」
(圖片來源:讀墨)
現今社會透過「社群媒體」已經給每個人暢所欲言的機會,連電話都不常打了,覺得打電話是打擾別人,或者會覺得有急事才需要打電話。
基本上都是透過訊息或貼圖來進行連結,但這完全無法達到真正的「傾聽」!
結果…就造成疏離感和空虛感日漸蔓延。
這是3C蓬勃發展後的現況,人們已經不太懂得如何面對面聊天,好像一定要有個手機作為媒介,即便面對面也不直接用說的,而是傳訊息或影片叫對方用看的。讓每個人都更Blue(憂鬱)(手機藍光真的可以讓你看起來更Blue)
我想如果每個人都懂得「傾聽」,是可以改善人際的所有關係,包含親子關係、親友關係、兩性關係等等,百利而無一害。
先來看看自己是否有做過以下這些行為,最容易讓人覺得你沒在聽人說話
*打斷別人說話
*回應籠統,答非所問
*看手機、看手錶、東張西望、迴避說話者的眼神
*動來動去(敲桌子、常換姿勢、轉筆等)
如果你沒做到以上,表示你懂得基本的禮貌,並不代表是傾聽高手唷!
傾聽關乎於「心態」,不僅能了解跟你說話的人,也能幫助你了解自己。
傾聽是能夠「發掘他人腦中的想法」,並「證明自己在乎也想要知道他們的想法」。
「擅長傾聽的人也擅長發問。」
👉要做一個好的「傾聽者」其實不容易,
因為傾聽不只是「聽別人說什麼」,不僅是在別人滔滔不絕時「保持沈默」那麼簡單。而關乎你「如何回應?」,能不能引導別人清楚表達內心的想法。
若能認真、慎重地做好傾聽這件事,你對他人和周圍世界的理解都可能隨之改變,甚至進一步豐富自我、提升生命。也是增加智慧,跟人建立深厚關係的一種方式。
網路文化有所謂的百分之一法則(90-9-1法則):90%只觀察不參與、9%偶爾出聲或發文、只有1%負責創造大部分的內容。沈默大眾總是佔大多數。所以社群媒體是否能真正反映民意是個問號?
有時候不想傾聽是因為「很不喜歡對方啊…」,若不傾聽你不喜歡的人講話,容易造成我們誤解別人或被別人誤解!但不用擔心,傾聽是可以練習的!
美國總統卡爾文・柯立芝說過一句名言:「從來沒有人因為傾聽過頭而丟了工作。」
👉傾聽的神經科學
Q:在傾聽時大腦會出現什麼變化?
A:聽者的腦波活動會逐漸與說者一致。
雙方的腦部活動愈是一致,兩人的感情就愈緊密。
所以「聽誰說話」會形塑我們思考和反應的方式。
👉我為何不善於傾聽?
父母是否善於傾聽或跟孩子建立關係,是決定我們日後傾聽及建立人際關係能力的關鍵。
父母疏於照顧的小孩,長大之後通常會形成不穩固的「焦慮型依附」關係。
父母不太關心或關心過頭到令人窒息則會形成不穩固的「逃避型依附」關係。
父母用恐嚇威脅和暴力對待會造成不穩固的「紊亂型依附」關係。
這三種人很難傾聽,或會抗拒傾聽。
其實傾聽就是有一個人願意跟你「一同感受」。
當一個人對你是誰,你在做什麼感興趣,那就是傾聽。若你不用心,則會錯失跟人連結的機會。
(圖片來源:いらすとや)
👉傾聽最需要的莫過於「好奇心」
「藉由對他人感興趣,在二個月內交到的朋友,會比二年內試圖讓人對你感興趣交到的朋友還多。」
這個我很有感觸,以前的我都是被動等著別人來認識我(因為不敢主動與陌生人搭話),現在的我透過閱讀與活動的歷練,會主動去認識別人,就讓我挖掘到幾個心靈契合的朋友,原來交朋友其實沒那麼困難,就在於自己願不願意跨出那一步。不確定感(認識陌生人)能讓我們充滿活力,因為腦中會分泌多巴胺,令人興奮雀躍。
⚠️注意!
‼️是否用「質問」的方式交朋友?(這好常發生在過年親戚碰面時「你結婚了沒?」「你做什麼工作?」「你住在哪裡?」「你什麼學校畢業的?」)
‼️是否用「親密溝通偏見」進行你以為的溝通?總是自以為「知道對方要說什麼」。(這會發生在閨蜜間、親子間、夫妻間…千萬要避免。)
👉英國人類學家鄧巴提出「鄧巴數」,亦即在社群網路上實際交往的人最多在150人上下。
你可將朋友分不同的「友誼等級」。就像婚禮蛋糕,最上層只有1-2個人,那是你最親密且天天互動的人。下一層最多可以容納4人,是你很親密、喜愛且關心的人,這個等級的朋友大概需要每週都有互動才能維持。接下來就是普通朋友(多年沒聯絡,卻絲毫不覺得疏遠的朋友可以放入親密層的4人中。)
哈佛社會學家馬里歐研究發現:人大多數時候會把最迫切,最煩惱的事告訴跟他們不那麼親近的人。因為怕面對親密關係的不友善的回應、批評、情緒或衝突。(難怪之前有網友跟我分享家裡的事我也很驚訝,原來是因為我們不熟啊!)
但,無論你多麼用心傾聽,跟另一個人如何親密,萬萬不能忘記一點: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另一個人的心靈。⚠️如果你還打探別人的隱私,那肯定是失去信任最快的方式。
👉要如何跟你想更進一步認識的人交往呢?
跟某人「保持聯絡」,就是願意傾聽那人心裡的想法,而聯絡的頻率決定了這段關係的強度和長度。維持友誼的主要方式就是透過「日常對話」
要讓對方覺得被理解,要提供「描述性」和「評估性」的資訊。傾聽也需要詮釋和互動。「人希望你能理解他們為什麼告訴你這件事,這對他們的意義,勝過事情的細節。」好聽眾藉由問問題和鼓勵對方多說一點。
👉「主動傾聽」的重點在於「接納」的心態,而不是外在的姿態。
對話時,說者說的多半是對他們有意義的話,是因為帶有期望值,希望得到他人的回應。如果能夠理解話語下的意圖和意義,你就能跟對方產生連結。
好聽眾會聽出音調上和非語言的線索,聽到訊息時可問一兩個問題弄清楚狀況,進而做出體貼而具體的回應。
人做事都有兩個理由:一個動聽的理由,一個真正的理由
試試在對話結束時,問問自己:
❤️我從那個人身上學到什麼?
❤️那人今天最煩惱的事是什麼?
❤️那人對我們的談話有什麼感覺?
👉傾聽對我來說很困難耶!
內向的人通常想得多說得少,所以傾聽對於內向者來說可能像耳朵遭到連番轟炸,要專心聽很難。所以說者也要同理對方的困境。
而阻止我們專心聽人說話的最大障礙,或許是擔心自己接下來要說什麼?的心理折磨(不過…愈分心愈無法傾聽唷…)。
其實在一個人說完話後稍停一下,不會令人感到尷尬,反而是一種專心的表現。就算你說「我不知道說什麼」也沒關係。你也可以說「我得再想一想」,這表示你重視對方說的話。
喜歡烙金句或愛吹牛都不是跟人產生連結的好方式,這樣容易被人看破手腳。
👉從「自言自語」開始訓練
如果不擅與他人對話,其實可以先從跟自己說話訓練起(天啊!我超會自言自語…)
跟自己說話時動用的大腦部位,跟我們與他人對話時相同,自言自語或內在對話,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認知,大人也一樣。
因為跟自己說話的方式,會影響你聽別人說話的方式。而且不只聽真實生活中的人說話會形成「內在聲音」,經常在媒體出現的聲音也會。(所以要慎選收看的節目)
👉支持型v.s.轉移型 二種不同型態的回應
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母親在她的回憶錄中描述了跟班哲明・迪斯雷利和威廉・格萊斯頓這二大政敵分別共進晚餐的感想:「坐在格萊斯頓旁邊吃完晚餐後,我覺得他是全英國最聰明的男人。但是坐在迪斯雷利旁邊,走出飯廳時,我覺得自己是全英國最聰明的女人。」
迪斯雷利是所謂的「支持型回應」的高手。鼓勵說者盡情發揮,幫助回應者深入理解問題。
普通的「轉移型回應」是直接把注意力從說者轉到回應者身上。(可能有點自戀,或者對他人的情緒感到不自在。)
建議習慣「轉移型回應」者壓抑以下衝動:
❌表示你知道他的感受
❌指明問題的起因
❌告訴別人要如何解決問題
❌不把對方的擔憂當成一回事
❌用牽強的正面心態和陳腔濫調詮釋問題
❌誇獎對方有多強。
❤️好的聽眾隨時給人支持型回應(但一定要是真心感到好奇),想鼓勵對方說更多,而不是巧妙塞進自己的意見。提問多半是「開放式的問題」,如:「你有什麼反應?」而不是「那不會讓你很火大嗎?」,目標是要了解而非擺脫說者的看法。
開放、誠實的問題不會隱藏修復、挽救、建議或糾正的目的。例如:「你考慮過接受治療嗎?」「你為什麼不跟他離婚?」,這些都不是開放且誠實的提問。
作者為本書所做的訪談發現女性比男性善於傾聽,但請不要誤解,這不表示所有男性都不善傾聽,因為善不善傾聽跟背景、生活經驗,甚至當下狀況比較相關。你只要知道當有人(不論是小孩或是大人)對你說話,就是一種「對話的邀請」,而不是要你解決或煩惱的事就可以了,不用幫對方下結論。
人後悔的多半是「沒聽」而不是聽太多,是「說太多」而不是沒說。
想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,從練習「傾聽」開始!
留言列表